文章摘要:搟面這種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多年后或許會成為只有少數人才掌握的“絕技”。
西部網訊(陜西廣播電視臺《第一新聞》記者 王玥瑤)近紀錄片《舌尖上的中國》正在熱播,其中各式各樣的面食更是引起了咱老陜的共鳴。
其中搟面的話題更是引發了不少網友的熱議,有人認為搟面作為基本的生活技能那是必須要掌握的,而有的網友則認為,生活節奏越來越快,不會搟面無傷大雅。有網友嘆息,搟面這種基本的生活技能多年后或許會成為只有少數人才掌握的“絕技”。
富有彈性,順滑爽口的面條是咱老陜的愛。可是老祖宗傳下來做面食的手藝,流傳到今天,會做的人卻是越來越少。記者今天在街頭隨機采訪了五十人中,僅有不到五分之一的人說自己會搟面。
西安市民:我挺喜歡吃面食的,但是大部分都是在外面買的。我自己不會做。
記者:自己會做面嗎?搟面呀什么的。
西安市民:不會,我不會。
西安市民:西紅柿雞蛋面,炸醬面都會做。(老公)不太滿意,還是不如老人做的。
都市生活節奏快,買現成壓好的面條成為許多年輕人的就來。不過,買歸買,大部分的年輕人還是希望自己的另一半能夠在家,用純手工給自己做一碗熱騰騰的面。
西安市民:自己不會平時愛吃面,希望以后娶了媳婦也可以做面。
西安市民:肯定是他做,憑什么我做。看心情看表現。
您瞧瞧,男的希望媳婦會做面,能搟面,而女的又指望丈夫能露一手。雖然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,大街上各色的餐館也完全能滿足人們對各種面食的需求。但在過去的陜西公婆眼中,能在家中做上一頓可口面條,這是好媳婦基本的標準之一。
西安市民:做個好兒媳婦起碼要會做面吧,應該會做面吧,做簡單的面。
西安市民:陜西人就是離不開面,好媳婦就得會包包子,會包餃子,會做扯面。
西安市民:好媳婦農村就是會搟面,搟得又好切得又窄。把飯端出來比,看誰家媳婦搟的面好。
【外籍大師課堂】Chef Albert |與國際接軌,學習專業技術,讓技能沉淀,開闊行業新視野->新東方西點烘焙, 成就西點達人
【家長鑒證會第十期】—感恩篇|家庭,是心靈的港灣,給予溫暖與支持;學校,是前行的動力,激發卓越的追求。西安新東方鑒證學子成長,家校共育人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