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摘要:海米是最常見的海產,但是關于海米也爆出了是由工業胭脂紅加工而成的。陜西新東方烹飪學校和大家一起看看這樣的海米到底有沒有毒?
海米是常見的海產,但是關于海米也爆出了是由工業胭脂紅加工而成的。陜西新東方烹飪學校和大家一起看看這樣的海米到底有沒有毒?
買海米紅色越艷越新鮮?
早在今年9月上旬,來島城旅游的山西太原游客鄭女士,在香港中路某大型超市內買了4盒海米,但她發現包裝盒的內面紙殼上沾滿了紅紅的顏色,售貨員說,"紅色物質是' 蝦油',說明海米很新鮮,不影響食用".
那么這些紅色物質是"蝦油 "嗎?真的是"紅色越艷越新鮮"嗎?記者帶著上述疑問展開調查。張昶(化名)在島城一家批發市場經營干海鮮產品。他說,其實加工海米挺簡單,將收來的鮮蝦煮熟,再曬干、去殼后就成海米了。
"煮蝦是海米加工中重要的一個環節,煮出蝦的顏色好不好看,都是有門道的。"張昶透露說,在煮蝦過程中,加工者通常都要在湯中加入紅色素,這樣加工出來蝦的顏色才會發出亮紅色澤,看起來格外新鮮。"海米或蝦干的成品紅不紅,紅到什么程度,全要看添加的是什么'料',有些'料'的紅色會褪色,還有一些' 料'的紅色幾個月都不會褪。"
撒進一把料,調成"鮮蝦湯"
據多位海鮮攤主介紹,島城市場上的干海鮮產品,6成以上都來自威海榮成市沿海各地的海邊。根據張昶提供的線索,9月19日,記者來到榮成市人和鎮泊子社區。在距離公路不遠處的趙家莊村,記者隨便走進了一處加工點。只見一個用水泥、磚塊壘砌成的臺子上,兩口方形蒸煮大鍋很是扎眼,有8個人正在緊張地忙碌著。其中3名婦女把剛從漁船上買回來的鮮蝦倒進塑料框內,然后用水管簡單沖洗一下,接著就有兩名中年男子將鮮蝦抬到鍋臺前,鮮蝦的預處理過程就這么簡單地完成了。在被熱氣籠罩的灶臺前,一個小伙子將穿著雨靴的腳輪流踏在鍋臺上,全然不顧額頭上的汗珠和灰塵掉落鍋里,用一把長桿的大笊籬吃力地攪拌著剛倒進鍋里的鮮蝦。他邊攪拌邊抱怨當天干活太多、天氣太熱,站在鍋邊煮了 20多鍋、約2000公斤鮮蝦也沒休息。
記者注意到,煮蝦的大鍋里面的湯水開始是棕褐色,隨著時間推移,湯水的顏色也變成棕白色,但灶臺工分別往鍋里加了一勺深紫色物質和一把粗鹽后,鍋里的所有東西突然都變成鮮亮的桔紅色,連原本漂浮在湯水上的白色泡沫也成了鮮亮的紅色。鍋里的鮮蝦此時就像被重新賦予了活力,顯得異常鮮美和誘人。當煮熟的鮮蝦出鍋時,鍋內物質已經完全改變了原有的色澤,紅色的湯水把包括鮮蝦和刷鍋掃把在內的所有東西,都染成了紅色。
"從來不吃'加色'的海米"
"加進鍋里的是' 蝦油'嗎?怎么會突然變得這么紅?"記者假裝不懂地問灶臺工。聽到記者的問話,對方幾乎笑彎了腰,他用手指著不遠處,笑著說,"我加的是色素,看看你就知道了". 順著灶臺工所指的方向,記者在鍋臺旁不遠處看見了存放原料的地方。只見地面上的兩個白色塑料桶上,赫然寫著"復合著色劑"、"胭脂紅"等字樣,兩個凈含量為500克的著色劑塑料桶,里面的色素已經所剩無幾了。另一側堆放的編織袋上,則寫著"工業鹽(氯化鈉)"等字樣,里面的粗制顆粒狀大鹽粒還剩下許多。
記者又以海產品經營戶的身份,來到另一個加工鮮蝦的業戶處。
這名李姓老板告訴記者,他家制作和銷售的海米和蝦干是這里"有名"的,每公斤的價格在30塊錢左右,并可免費提供包裝盒和裝盒服務。
"有色海米便宜、銷路好,還可以特殊處理讓顧客看不出什么破綻。"他壓低聲音說,"我可以在包裝盒里面墊一層紫菜或塑料膜,不會'漏色',不會讓人看出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。"
他所說的"漏色",是指加色素的干海鮮產品掉色,而引起的包裝盒染色問題。
得知記者來自青島后,他特意介紹說,"青島許多干海鮮產品市場的海米和蝦干等,賣的都是我的貨。" 在談話過程中,記者隨手拿起一把正在晾曬的半成品海米仔細觀察。李姓老板特意提醒記者:"這是' 加色'的海米,你自己吃可以買我特制的無色海米,我自己從來不吃'加色'的海米。" 至于"加色"到底是加了什么色,李姓老板卻堅決閉口不談。見天色已晚,記者以再考慮一下為由,撤離了采訪現場。
【外籍大師課堂】Chef Albert |與國際接軌,學習專業技術,讓技能沉淀,開闊行業新視野->新東方西點烘焙, 成就西點達人
【家長鑒證會第十期】—感恩篇|家庭,是心靈的港灣,給予溫暖與支持;學校,是前行的動力,激發卓越的追求。西安新東方鑒證學子成長,家校共育人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