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摘要:每個人眼中的中秋都是不一樣的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,今天陜西新東方烹飪學校帶您看看農民眼中的中秋是什么樣子的。
每個人眼中的中秋都是不一樣的,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,今天陜西新東方烹飪學校帶您看看農民眼中的中秋是什么樣子的。
在農村,中秋節并不如城市人想象的那么重要。有的地方甚至還不知道有那么一個節日。
我想,中秋節的全部意義大概就在于團聚、吃月餅和賞月。如今,農村人大都涌入城市,天各一方,團聚對于外出打工的人來說是可望而不可求了。還有春節呢,春節時節再團聚吧!困難年代,尚不知月餅為何物。即便偶爾吃到,覺得遠沒有白米飯來得實在。但現如今時興中秋吃月餅,孩子想吃就買幾個吧,雖然不能團聚,但要讓孩子有過節的感覺。
賞月,都說月是中秋明。每月十五月亮都要出來,看了幾十年,就不覺得中秋的月亮特別大和特別圓。月亮有什么看頭,難道那里頭真的有吳剛和桂花樹?就不曾聽楊利偉那么說過。賞月,那是城里人和文人的事,還不如上床睡覺呢!明早還要出工。
農村人總是想不起要過中秋,那是因為他們過不起。無法團圓,沒錢買那昂貴的月餅,賞月賞不出名堂。但如果是農村傳統的民族節日,那是一定要過的。中秋么?就讓給城里人過吧!其實,農村人也是想過中秋的,天涯開此時,誰不希望一家人相聚在一起共浴如此溫馨的夜晚,誰不想在皎潔的月光下同享天倫之樂?
參加工作十幾年了,雖然出生在農村,但也應該算是個城市邊緣人。每一次中秋的夜晚,我都沒能與父母共度中秋。原因很簡單,因為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。
電話邀請,租車接送,父母總是百般推卻。什么吃不慣月餅啦,什么坐不得車啦,理由一大推,目的卻只有一個,就是不愿到城里來過中秋。有心到農村去過吧,在荒山野嶺里獨自一人賞月,那又有什么意趣?
其實我知道父母不愿來城里過中秋的真正原因,主要還是丟不下家里的活路。前幾年父母身體尚可,田里地里一大攤,秋收秋種都不能誤農時。這兩年雖然不再春耕秋種,但豬牛雞鴨還是要喂的。一個農民,是不可能離開心愛的土地和家畜的。為了生存,農民眼里沒有中秋。
中秋節,對于農民來說實在是不舍,卻又無可奈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