凡事必有既定規律,各行各業都是如此,演員也不例外?v使在熒屏中如何叱咤風云,其實也是按照特定的劇本在照本宣科。從這個角度來說,演員也只是個木偶,熒屏上演的林林總總,無非是個可愛的木偶劇罷了。臺上風光無限的演員,卻原來是世上最可憐的角色,無論是哪一個曠世驚人的舉動,亦或是每一句肺腑之言,卻原來都是在演別人的劇本。
其實,各行各業又何嘗不是這樣呢?好像每一個角色都不自由,就拿教師這個行業來說吧,老師在上面教,學生在下面聽。表面上看來順理成章。其實不然,所有教案已經是在下面演繹了無數次,更有甚者,是數年前的版本了。大部分偷懶的教師也已經習慣了這種現成的劇本,順手拿來照著念。學生們經過多年的熏陶,好像也對這種事情“事不關己”了,或者是已經習慣了這些老師的所作所為。老師在上面煞有介事的讀著劇本,學生們也沒有閑著,玩手機、聊天,似乎也不亦樂乎。這種表面上的和諧,也表明了既定“劇本”的另一個“效果”,雖然教師拿著的“劇本”一無是處,但是大家卻“相得益彰”、“其樂融融”。
但是,畢竟這樣的場景不會呈現太久,來到學校就是為了學習知識,這是一切的前提。倘若在學校這種教書育人的環境下也存在著種種的“劇本”,老師和學生擁有既定角色,談何配得上“育人”這個詞呢?
陜西新東方烹飪學;Q角色演劇本
教育這個行業,總得有個人先來吃“螃蟹”。為了打破這種“潛規則”,陜西新東方烹飪學校積極開展試點,打破既往的傳統課堂。老師沒有現成的“劇本”可以拿來念,學生也沒有往常那樣的無所事事。每節課上,老師和學生產生積極的互動,打破以往“以老師講為中心”的課堂模式,形成“學生提問、老師回答”、“學生發現、老師配合”的教學理念。沒有了場景的限制、沒有了劇本的束縛,一切都得靠自己的發揮了。在陜西新東方烹飪學校這個舞臺上,學生是未來的廚師,是整個“戲”的導演,沒有了“劇本”,靠的就是各位老師和學生們的潛力,這種教學方法一經推出,深受學生好評,使死氣沉沉的課堂馬上活躍了起來。
據筆者走訪,在眾多西安廚師學校中,陜西新東方烹飪學校還是第一個敢于嘗試革新教學方法的廚師學校,發揮的空間大了,每個人才能真正演好自己的那場“戲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