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廣州日報》報道:從全國范圍來看,目前城鄉(xiāng)大學生的比例分別是82.3%和17.7%。而在上個世紀80年代,高校中農村生源還占30%以上。也就是說,農村孩子在大學生源中的比例,30年來幾乎下降了近一半。
溫家寶總理:“過去我們上大學的時候,班里農村的孩子幾乎占到80%,甚至還要高,現(xiàn)在不同了,農村學生的比重下降了。這是我常想的一件事情。”
——摘要
農村教育大大缺失 亟需教育體制
到底是誰把農村的孩子早早地攔在大學門外?這個問題確實值得思考。本來經濟社會發(fā)展了,農民收入逐步提高了,農村孩子上學的機會多了,但事實卻是他們上高職、上大學的比重下降了。
不菲的學費、就業(yè)難是導致農村大學生比重下降的重要原因。花光全家積蓄讀完大學卻突然發(fā)現(xiàn)工作是那么的難找,出于最現(xiàn)實的考慮,很多農村家庭難免會重拾“讀書無用論”的觀念。
農村學校不得不面臨著師資流失短缺、教學設備嚴重不足的困難。在偏僻的農村,學校課程的設置,完全要看老師能教什么,而不是學生需要學什么。農民家庭表示:孩子不上學等著窮,一上學馬上窮。
教育的根本——愛與責任
教育是社會的責任,也是每一個學校的責任。學校應該盡可能地為適齡人創(chuàng)造更多的學習機會。據了解,陜西新東方烹飪學校面向社會招生,只要是有志青年都可以到校參觀、報名、學習。沒有過多條條框框的限制,旨在為更多地農村學生提供一個學習之地。
陜西新東方烹飪學校開設了大廚精英、西點全能等,時間長短不一的專業(yè)。學子可根據自己的愛好、計劃、家庭條件選擇不同的專業(yè)進行學習,并開設“技能+學歷服務”,有想拿文憑的同學可以選擇該專業(yè)。這與大學完全的三年、四年制專業(yè)更顯實用。
陜西新東方烹飪學校為每一位莘莘學子考慮,盡可能地培養(yǎng)學子全方位技能。學校建有高檔實踐工廠和理實一體的教學。并有老師全天候指導。
全體動員 關愛農村教育
陜西新東方烹飪學校的舉措也只是杯水車薪。我們呼吁,有更多地人為農村教育出力獻策。英國哲學家培根說過:“只要維持公平的教育機會,貧窮就不會變成世襲,就不會一代一代地窮。”